王曦研究苑

为什么国家要从2025年9月1日起规定“不缴纳社保协议”作废,要强制给员工交社保?




  
2025年9月1日,注定不会是平凡的一天

那一天,中国劳动力市场将迎来重大变革

对于中国所有的企业主、打工人来说
这是一件大事儿!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
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

正式生效

最新司法解释里面有一条是这样描述的: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
或者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承诺无需缴纳社保的
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约定或许承诺无效


从今年9月1日起,最新司法解释将正式生效
“不缴纳社保协议”宣布作废

无论是用人单位不给员工缴纳社保
还是员工自愿放弃缴纳社保
这些都将会全部无效

用“工资折现”逃避社保的日子
将要成为过去式了!

这一新规影响的人群规模非常大
涉及上千万中小企业的员工

近5000万的个体工商户
以及近2亿多的灵活就业人员
因此消息公布之后,直接刷爆朋友圈

社保就是我们常说的“五险一金”
五险指的是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

“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

这一次重点说的是“五险”
这是社会保险的范围,具有强制性
由税务部门征收

而“一金”不是税务部门征收的
属于住房保障制度的管理范畴

在“五险”缴费的比例中
养老保险占大头,比例达到70%
医疗保险占25%
剩余的3个保险合计占5%左右

所以,只要说到“五险”
大多数时候都指向了养老保险

为什么国家要从2025年9月1日起
规定“不缴纳社保协议”作废
要强制给员工交社保?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是“社保缺口”的问题

就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来说
2014年是2.97个在职人员供养1个退休老人

到了2024年
变成2.63个在职人员供养1个退休老人

在一些老龄化更加严重的地区
甚至比例变成了1.2比1

最近几年退休的人群
正是60年代婴儿潮出生的,每年2000多万人

而现在步入职场的年轻人
出生的时候每年新生儿1600万左右

而最新的出生人口只有900多万

这意味着未来领取养老金的老人越来越多
而缴纳社保的在职人员会越来越少

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开始“催生”的原因

当领取社保的人变多,交社保的变少
这里面就会出现资金缺口

再加上这些年我国的养老金一直在上涨
缺口就更大了

另外,养老金断缴的问题也很突出

中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遵缴率
从2011年的85%下降至2022年的80%

2011年断缴人数不到3000万人
2022年已经突破6000万人
养老保险的断缴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还有一个触目惊心的现象:

审计署
在审计2024年中央预算执行和财政收支报告时

发现全国有13个省份
挪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406亿元
用于偿还地方债务

还有2.8万名职工通过造假
违规领取养老金超过5个亿
这说明养老金的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漏洞

一些年轻人每个月缴纳的社保
最后被一些地方拿去偿还自己的债务

有的甚至被一些人通过中介造假的手段
违规领取了,这不是荒唐吗?

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缴纳社保,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钱
毕竟每个月的社保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每个月到手工资
除去房租和基本生活支出后已经所剩无几
根本没有心思考虑几十年后养老的事儿

虽然看似只顾眼前
但却是赤裸裸的无奈的现实写照

再加上现在的养老金是“现收现付”
年轻人上缴的社保费用
就会被拿去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等到现在的年轻人退休了
再依靠下面几代的年轻人来供养
这个制度在人口红利期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现在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速,出生率下降

以前是两三个年轻人养1个老人
未来可能变成1个年轻人养1个老人
可想而知养老金压力有多大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现在国家要求必须给员工缴纳社保
短期内会提升社保缴纳率,充实社保基金
提升用工环境的规范化,提升劳动者权益等等

但也会在短期内
给广大的中小企业带来成本和经营压力
也会对个体工商户的用工和经营带来影响

为了平稳过渡
各个地方应该通过税收减免
或者补贴的方式帮助中小企业渡过眼前的难关
缓解企业的经营压力
避免裁员潮的出现
既要保障劳动者权益
也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经营出现的困难

原题|通知来了!9月1日起,所有“不缴社保协议”宣布作废!
作者|简易财经 财经ZW
王曦网科编辑部  编辑:王悠然  编审:王北辰
• 加微信 80268606 好友请备注:王曦研究苑
• 合作、投稿、版权问题、进读者群…一步到位~


上一主题上一篇  >>更多王曦研究苑信息<<  下一篇下一主题

回复 140 王曦研究院 2025-8-7 23:27:33

使用道具 举报


可爱搜索
有趣有用的精品信息
可爱点心 keai.cn 1999年至今

 
王曦研究苑@王曦网络科技 浙ICP备17005657号-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软件条款综合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9~ keai.cn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keai.cn主站 频道首页
返回上页
商城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