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1904年 于 2021-10-16 22:36 编辑
严范孙(1860年4月2日—1929年3月14日),名修,字范孙,号梦扶,别号偍屚生,直隶天津(今天津)人,出于直隶三河(今河北三河),祖籍浙江慈谿(今浙江慈溪)。
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学者,与华世奎、赵元礼、孟广慧并称近代天津四大书法家。
也是革新封建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先驱。
严范孙早年入翰林,后出任贵州学政、学部左侍郎等职。
后来戊戌变法失败后,辞职返乡,但仍坚持认为中国需要改革。
后来与张伯苓一起创办了南开系列学校,1919年又创办了南开大学,被称为“南开校父” 。
1929年3月14日严范孙病逝。
逝世后,南开校友集资在南开中学内兴建了“范孙楼”。
张伯苓 (中国著名教育家)
张伯苓(1876.4.5-1951.2.23),原名寿春,字伯苓,后以其字行世,天津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家,私立南开系列学校创办者。
西方戏剧以及奥运会的最早倡导者,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
张伯苓早年毕业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后获得上海圣约翰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曾受教于美国教育家、哲学家杜威、桑代克等人。
1948年六月,曾出任中华民国的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1949年11月底,重庆解放前夕,张伯苓婉拒蒋介石赴台要求而留守大陆。
张伯苓把教育救国作为毕生信念,先后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接办四川自贡蜀光中学,形成了著名的南开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大批人才,被尊为“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
天津市南开中学(Tianjin Nankai High School)是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直属重点中学,1904年10月17日,由著名爱国教育家严范孙和张伯苓创办,是南开系列学校(现有一所大学、三所中学)的发源地,是南开校友总会的九大成员之一。
197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列为国家级重点中学。
截至2016年10月,全校学生3007人。
其中高中部52个教学班,2393人;初中12个教学班,488人;国际部7个教学班,外籍学生126人。
全校教职工303人。
2017年11月,天津市南开中学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
2019年9月20日,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2020年12月,该校学生艺术团(合唱、舞蹈、民乐)入选第一批天津市优秀学生艺术团名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