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杜绝无效的广告发布,保护论坛内容的价值,目前关闭论坛的自主注册功能。如果您是水美王氏宗亲,请用您正在使用的手机发送短信:【您所在村名称-您的姓名-您的性别】,到18868898808,完成实名注册后,即可方便地发贴/回贴,敬请谅解,谢谢!
登录,或发短信“您的村名-姓名-性别”到18868898808立即注册实名账号
x
本帖最后由 王曦网络科技 于 2017-7-7 22:59 编辑 . Y7 r) g& S& r+ ~
# W* E1 m9 S; [5 E5 G( p4 e' n8 o. E
坛头坑山楼 清朝嘉庆年间,水美王氏“二房普山五”长老茂云弟兄世代练拳,武艺高强,受宗亲族人推荐,义不容辞,前往社区西北边际——格仔岭大圳头,于高山林下盖禾茅寮安居,开垦山田,造园种植。终年守护格仔岭大圳头,使圳水四季长流,保障水美宗亲千余亩良田的灌溉。居山多年,发家致富,于林下谷底宝地盖起一座山楼。数代人和睦共处,繁衍人丁多达廿余人。太平天国未年,一小股残余匪兵曾一度进山抢劫,楼主率众以鸟枪、大刀,英勇击退匪兵。族民王安不幸阵亡,保家卫楼,英名千古留芳。坛头坑如今已有五、六十个人口,先后分散金山、东建、山城等地建房居住。题图为山楼遗址,左右为厢房。0 [! Y& {/ Q% G% f
徐坑陶窑古迹 早在清朝乾隆年间,便有王氏陶器师傅在徐坑发掘白陶泥,建窑烧制各种优质陶器。民国初年,陶窑扩建,制坯优化,产品增多。徐坑设有陶器工场、陶窑、陶寮、仓库等。采用半机械手工工艺,烧制陶器、茶碨、薄碨、烘炉、炉砵等多样产品。远销和溪、适中、永福、华安及山城等地。后因陶泥挖空而停产。' K! O& m3 j) F$ {: G
- S( c; ?: z( _, ^
, S$ ?% r: J0 b' I/ F1 X5 Y7 Q8 i* U
% C' Z0 C' I/ I: m8 C, }2 F; d4 H9 _ q7 T) [% m4 s Z, _"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