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年华

标题: 西藏石头堆是什么意思?藏区用石头堆砌而成的结构叫什么?被称为玛尼堆,藏语:朵帮 [打印本页]

作者: 千万年的雨    时间: 2024-1-23 16:19:02     标题: 西藏石头堆是什么意思?藏区用石头堆砌而成的结构叫什么?被称为玛尼堆,藏语:朵帮

在西藏及青海云南等藏民聚居地区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玛尼堆。



这些石堆,藏语称“朵帮”,就是垒起来的石头之意。
“朵帮”又分为两种类型:“阻秽禳灾朵帮”和“镇邪朵帮”。
“阻秽禳灾朵帮”大都设在村头寨尾,石堆庞大,而且下大上小呈阶梯状垒砌,石堆内藏有阻止秽恶、禳除灾难、祈祷祥和的经文,并有五谷杂粮、金银珠宝及枪支刀矛。

“镇邪朵帮”大都设在路旁、湖边、十字路口等处,石堆规模较小,形状呈圆锥形,没有阶梯,石堆内藏有镇邪咒文,台的石堆内也藏有枪支刀矛。



玛尼堆的石块、石板或卵石上大都刻有文字、图像。
内容多是藏传佛教的经文、佛尊、动物保护神、六字真言及各种吉祥图案等。
每逢吉日良辰,人们一边煨桑 ,一边往尼玛堆上加石子,并虔诚地用额头碰它,口中不停祷告。
日久天长,一座座尼玛堆便拔地而起,愈垒愈高。



随时时间的推移在玛尼堆上也会放上些石块和石板上,并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种吉祥图案等,称为玛尼石刻。

玛尼石刻表现的内容极为丰富,大致可分为四类:
灵兽动物类
护法神类
经文咒语、六字真言类
佛、菩萨、高僧大德类

前两类属于早期苯教文化乃至更早时期的原始自然崇拜,后两类则属于佛教内容。



玛尼石刻雕刻手法多样,有线刻、减地阳刻、浅浮雕、高浮雕、雕刻施彩等。
玛尼石刻在藏传佛教美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独特的地位,极具本土特色和民族特色,是源自藏地本土上的一种融雕刻和绘画为一体、相当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



碎石块堆成一堆,布上经幡,每次路过时就在石堆上垒上一些石块,然后绕“尼玛堆”顺时针走三圈,祈求上天保佑。

当地藏胞在山顶上环绕牛头碑垒起石块,矗立杆子,扯起绳索,绳索上数以百计、色彩纷呈的丝绸 哈达 在劲风中招扬着挚诚挚真的祈祷和祝福。
据说这种独特的祭祀方式叫“尼玛堆”,如同蒙古族的“敖包”。
虔诚的佛教信徒和前来河源的游人你往我来系上五颜六色的彩绸,寄托自己的祈祷、祝福和希望。
彩绸的色彩分别象征不同地意义:蓝色象征天空、白色象征祥云、红色象征火焰、黄色象征大地、绿色象征水。



尼玛石刻极具民族特色,是藏民刻在石头上的理想、追求、情感和希望。
尼玛石刻的产生,使这些自然的石头有了生动的形象和灵气。

尼玛石雕刻手法多样,有线刻、减地阳刻、浅浮雕、高浮雕、雕刻施彩等。
在藏传佛教美术中具有重要意义和独特地位,是一种融雕刻和绘画于一体的古老艺术表现形式。
作者: 千万年的雨    时间: 2024-1-23 16:27:32     标题: 玛尼堆——今生来世的路标 西藏路边的石头堆,请叫我:尼玛堆

  西藏是一个充满石头的世界。尤其在西藏的中部,满眼皆是灰褐色或灰白色的石山,绵延不绝的砾石滩,以及从石头风化而来的沙土。

  这片石头的世界并非悄无声息。人们千百年的行走和劳作,改变了高原的面貌,使之由外在于人的地理景观,转变为与人的生活、生命及幻想密切相关的一种存在。在藏族人看来,自然景观与其中的山石草木、飞禽走兽等各种事物,并不是与人的精神相对立的无生命的存在,它们会以灵魂寄居的方式与人产生联系。某个人,某个家族,甚至某个民族的灵魂,都会与大地上特定的地点或生物密切相连,并以其作为寄居体。例如在著名史诗《格萨尔王》里,北方的魔王鲁赞将他的四个灵魂分别寄放在一个湖泊里,一棵树上,一头野牛和一条小鱼身上。后来,格萨尔王用宝物分别识破了这四个寄居体,终于杀死了魔王。

  山石也是灵魂重要的寄居物。由于神灵的寄居,石头便有了神性。早在考古学所说的石器时代,细石器工具、石砌建筑、石棺葬等,便标明了高原古文化的特征。迈进文明的门槛之后,第一代王者聂赤赞普居住的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就是一座建在石山顶上的石砌城堡。如今在藏区,以石头为材料的民居、寺院、宫殿、庄园、堡垒以及各种石质的宗教象征物仍然比比皆是,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在道路两边和山口垒起的石堆。

  藏族人把这样的石堆看成战神的城堡,要在上面插长箭等武器,以及动物的头颅、骨骼和毛发,作为献给神的祭品。这些石砌的物体与同样颜色的石山、石崖、石洞紧紧嵌在一起,既相异,又相像,构成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景相衬映的景观。高高耸起的立石被认为是支撑天穹的柱子、固定大地的钉子,因而也被用来代表神灵和家庭的力量——“这里的实质思想仍然是‘高度’、‘升高’或‘竖立’的同一观念,真实高度并不计算在内。与石堆和圣山相联系的神分别叫做‘山顶上的神’、‘地神’、‘男神’或‘战神’,它们同样也占据人的头顶、肩膀、坚强的头盔和屋顶上。”

  石刻是藏地石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遍布高原的大小石头,因为有了图画的附着,而从灰色的地理环境中凸显出来,成为人与自然对话的标志。

  西藏石刻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的一个盛夏。当时,吐蕃王朝第32代赞普松赞干布为选择新的王都,来到拉萨河畔。当他下河沐浴时,见水中放出灿烂之光。光芒投射到一块岩石上,显出六字大明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即刻犹如彩虹降临,在对面岩石上显出观世音、空行母和马头明王诸佛身像。松赞干布得此吉兆,遂于拉萨河谷建立新城。从此,石刻便成了西藏最常见的艺术表达形式,成为藏族人独有的一种心灵语言,而玛尼石则成为高原精神生活的宣泄和信仰驱动的产物,世代生活在高原的藏族人通过玛尼石,把自己内心精神的活动用一种物质的形式记录下来,以让它存留于天地之间,为后有目共睹的珍贵精神财富。




欢迎光临 历史年华 (http://www.keairensheng.com/lishi/) keai.cn